学生的读书笔记

时间:2023-12-20 09:58:16
学生的读书笔记

学生的读书笔记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写一份读书笔记,记录收获与付出吧。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学生的读书笔记,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学生的读书笔记1

学习专业知识,提升专业素质。教师要不断吸取新信息、新知识、新理念,不断充实自己,始终站在知识的前沿;要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做到博学多才,与时俱进,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对所教学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抓住要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自如,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文化知识,提升综合素质。作为教师,不仅仅要学习专业知识,精通本专业知识,还要学习与本学科相关的人文知识,如社会、心理、信息技术等,力求知识全面。仅有自己的专业知识、业务水平提高了,对教育教学工作才更加热心,态度才更加积极向上。

让绝大多数的教师感到比较头疼的就是如何处理后进生的问题,比较听话的还好,虽然完成质量不是很高,但至少作业还是能基本完成的,而对于作业经常拖拉不做的,我们一般采取的方法是一方面联系家长,让家长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另一方面就是和后进生谈话,刚开始还是能收到必须的效果的,但久而久之,家长听惯了孩子在学校的“不好表现”,也会对孩子失去信心,而孩子则会认为自己在教师的眼里就是一个差生,就更不想学习了。

作者克拉克也碰到了这样的情景:他的一个“问题”学生已经很多天没有交作业了,他立刻想到了和他的家长联系,但都没能联系到。有一次总算联系到了,他就把这个不好的消息直截了当地告诉了这位学生的家长,想得到这位家长的支持。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家长听完了竟然说:“我孩子在家里也一向如此,你就将就一下吧”。这个回答真是让克拉克哭笑不得。也许是克拉克他自己认识到了自己和家长的交流方式有待改善,所以在另外一个学生犯错误的时候,他改变了策略。他首先是耐着性子给这个家长拨通了电话,但与第一个学生的处理方法不一样的是他没有直接向这位家长“告状”,而是向这位家长违心地说他的孩子这段时间表现得如何如何好,这位家长听了以后自然十分高兴,表示要教师对他的孩子必须继续严格要求,家长会极力配合。过了两天,克拉克再次拨通这位家长的电话,这一次向这位家长陈述了孩子这两天的不好的表现,家长当然十分气愤,当即表态,积极配合教师的工作,回家必须批评教育自己的孩子。读完克拉克的处理方法,真是佩服他的别具匠心。回想自己平时的教育方式,也是把孩子的不好表现直截了当地告诉家长,而孩子表现好的方面就很少会去告之家长了。

刚开始看这本书时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书中所提的要求都让我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说话先要讲礼貌、主动询问表关心、乘坐公车不吵闹、见到教师问声好,完成作业不拖延等这些不都是我们教师平时经常强调的吗书中没有长篇累牍的大道理,有的只是些微不足道的小细节。真正开始对这本书感兴趣时是在寒假里,我又再次拜读了这本书,不得不佩服作者的这种对事业执著追求的精神。俗话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仅有不会教的教师”,好学生要靠教师的激励、引导、督促教育才能成功。作者克拉克先生从细微处着手,经过对55个教育细节的处理,创造出教育奇迹。作为成功的教育者,作者在书中并没有谈及如何教书、如何分析教材、如何准备教案,而更像是在谈论如何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经过一个个生动形象的例子,让读者感觉作者所描述的就在我们身边。书中讲述的创造奇迹的55个细节确实常常被人们忽略,而正是细节创造了奇迹,成就了辉煌。书中提倡对孩子要从小在平时的一点一滴、一举一动中体现出尊重孩子、宽容孩子、赏识孩子,并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让孩子从生活中学习,从鼓励中学会自信、从宽容中学会耐心、从赞美中学会感激、从接纳中学会自爱、从赏识中学会行动、从分享中学会感激、从诚实中学会真理、从公平中学会正义、从关心中学会尊重、从保护中学会信任、从关爱中学会友善……

还记得去年任教六年级时,我也碰到过类似的学生,打电话给家长告诉她孩子经常不做作业,家长直接跟我说;“我管不了她,我都放弃她了,教师你也别管她了。”之后再打电话她就再也没接过。如果那时我也象克拉克先生一样,先让家长了解孩子优秀的一面,也许结果就不一样了。

事在人为,同样一件事情,不一样的处理方法会有不一样的结果。优秀是教出来的,我们要给孩子营造一个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氛围,唤起他们的学习活力,让他们享受学习的欢乐和成功。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相信我们的孩子会更优秀。

学生的读书笔记2

印象中的陈曼冬是这样一位女子:江南才女的神韵,飞扬洒脱的文字,带有灵气。我很喜欢陈曼冬的诗评,那是一天忙碌时光后最惬意的享受。如果你喜欢诗歌,喜欢看诗评,那就要读一读陈曼冬的《遍看繁花》了。

我与陈曼冬结识,那是在一次浙江大学校友企业家文创协会组织的读诗会上,我和曼冬同时作为嘉宾出席。晚宴聚餐时,我俩同桌。那时,我们对于诗歌的见解颇为一致,便有一种“相见恨晚”之感。后来,在读诗会结束一周之后,曼冬寄给我一本她最新出版的诗评集——《遍看繁花》,她在扉页上题赠时称我为大哥,让我看着玩。

《遍看繁花》,一听这名字你就会有一种“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的豪迈之感。遍看繁花,看遍人生百态,笑看风云变幻。也许便是这样一份豁达旷然吧。陈曼冬在杭州电台“我们读诗”栏目开设“曼冬荐诗”文字专栏。记得那是在20xx年,每晚9时,在一声“万物生长,我们读诗”下,我们便走进了诗歌的美丽世界。“曼冬荐诗”让我们在那些烦躁不安的夜晚,焦躁的心灵能够平静下来,让我能够静下心,思考当下。关于人生,关于诗歌,还有关于城市喧嚣背后的诗情画意。

《遍看繁花》一共收录作者500余篇诗作的五分之一。500余篇诗歌点评,500多个奇思妙想,这代表着曼冬对于诗歌的热爱和坚守。换了任何人,也是很难做到的。我们看看《遍看繁花》是一本怎样的书籍。作者的工作是忙碌的,她不仅担任杭州作协与网协的双料秘书长,还分管文联办公室事务。在这样的节奏下,一日一评,难能可贵。诗歌点评,妙笔生花,端的是一份江南才女的柔情似水,温情脉脉。曼冬的诗歌点评,贯穿东西,风格变幻,情调优雅,带有几分小女人的幽默和俏皮,很有画面感。诗歌点评面对的是普通大众,因此文字要尽可能浅显易懂,篇幅不宜过长。这部书与其说像诗歌点评,倒不如说更像一部城市净化心灵的心声絮语来的更为贴切,这也是一部笔者的心灵絮语。

诗歌点评考验的是作者的学识、见解、才华还有性情。三言两语,勾勒出人生意境的感受出来,那要的便是一份情怀,没有对诗歌的热爱断然写不出那样绝妙的语句。看看吧,从惠特曼、魏尔伦、叶芝、马雅可夫斯基、尼采到顾城、艾青、孟浪、杜涯等等国内外诗人全部一一点评。我读到更多的是一种关于诗歌的态度和情怀,当下的社会需要诗歌,当下的文明需要诗歌,当下的我们每一个人更需要读诗歌。< ……此处隐藏8755个字……燃,各自抛弃现有的对象而走到了一起;他们是都市的时尚代表,俩人很快尝尽了事业爱情双丰收的甜头,准备进一步地发展;但,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了,高加林此前升迁的各种手段被人披露,他被“打回原形”,回到了曾经那感情炽热却又常渴望离开的故土。一切就像梦一般发生在高加林身上,让他深深地体会到现实与梦想之间的距离,是那么地近,又是那么地远。

书中人物刻画栩栩如生:刘巧珍,在农村被很多人追求,却又偏偏爱上高加林,好不容易获得他和旁人的认可享受甜蜜,不想爱郎却要去县城走马上任,于是她陷入漫长的相思与等待中。不曾想,等来的却是爱郎的无情抛弃。心灰意冷之后她开始表现出不正常的平静,一狠心带着对加林的恨与爱嫁给了一心追求她的掌管马店的马拴。不久,高加林因事打回原籍,她却因爱一直在别人甚至家人面前袒护着他。无疑,她是善良的、是纯真而又质朴的,是典型的农家闺秀,她没有做错什么,但她的命运却是值得我们同情的。

黄亚萍,典型的时尚都市女,拥有不错的家庭背景,学生时代对加林抱有感情,但因加林身在农村而选择放弃,毕业后备受克南追崇,与之将就着自己的感情,直到高加林以省报记者的身份出现在她眼前时,她平静地感情再一次掀起了狂风巨浪。他不再局限在农村了,突破了自己不能与“农村”结合这一心理界限后,她不顾一切开始了对加林狂热的追求。而此时的加林处在事业的巅峰时期,春风得意,又有如此俊俏的老相好追求,一狠心一跺脚,二人都选择抛弃了现有的对象走到了一起。拥有着共同的价值观,他们很享受的沉浸在都市的二人世界里。不料,加林的事情“败露”,迫于现实或是迫于自尊,俩人都无法接受自己和对方接下去的关系,于是含泪分手。个人看来,黄亚萍是现实的,但她又是有思想有追求的,愿意付出代价去追求有共同价值观的人,但她也逃脱不了现实的束缚,她是一个典型的都市女性现实派的代表。

德顺爷爷,典型的庄稼汉,劳动人民都是善良的。在众人都不看好加林和巧珍的关系时,他力排众议,力主赞同,赶架子车去城里拉粪,故意撮合他们俩同去并让他俩挨着坐后面,千方百计给他们创造独处的空间,他是祝福他们的。之后加林抛弃巧珍,他应该是同情巧珍而斥责薄情郎高加林的;但当最后高加林因事败露回到家乡时,他又是同情加林的,他是第一个站在村口迎接这个备受打击的年轻人,他安慰他,用他毕生的劳动智慧去抚慰这个受伤的年轻人,他被打动。从零星地这几点看来,德顺爷爷是劳动人民的典范,心地纯朴又忠厚,关心下一代人的成长,向他致敬!

写了很多,豁然发现,其实我们的人生又何尝不如此?在强大的社会潮流面前,我们努力追寻着自己心中的那个梦想,只要有一丝机会向上攀登就绝不放弃,我们是渺小的,但这并不排除我们不能用自己的实力和手段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当然盲目地追求并不可取,但只要是正当的,合法的,我们就应该努力去争取。

因为,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却常常只有几步。

学生的读书笔记13

刚接触到《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时我还以为讲的是一颗长在窗台上的小豆子如何成长的故事呢,翻开书后才知道,原来小豆豆是一个小女孩的名字。小豆豆能从一个人见人讨厌的“坏孩子”变成了一个朝气蓬勃、天真烂漫、十分懂礼貌的好孩子,那是因为在妈妈的关爱下,她来到了一个改变她一生的地方——巴学园。

巴学园的环境是那么贴近自然且充满童趣,长着绿叶的树是校门和围墙,废弃了的电车是教室,使孩子们一进这学校心情就不一样。巴学园很特别,有能让同学们接受的校规,还有一位非常和蔼可亲的小林校长,他对待同学不那么威严,反而像是关爱子女的父亲,教育起同学们总是循循善诱,在这个只有五十个人的团体中,你能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更别提额有老师向家长告状,巴学园简直就是一个快乐的天堂。上课时的座位可以自由选择,每天的学习科目顺序也可以自己选择,一天的学习任务完成了就可以出去散步,通过散步同学们感受世界,学习理科、历史、生物等知识。大家在大礼堂里体会野营的快乐还可以带毛毯和睡衣住到学校里,这样就可以在凌晨时看电车的到来。小林校长让家长给孩子穿最差的衣服到学校来,只为同学们可以尽情玩耍,不用担心弄脏弄破衣服;他允许孩子们吃饭前叽叽喳喳先把话说个够,甚至还特意设计了每天请一个同学饭前当众说话的活动……这一切真的是太棒了。

读完这本书我多少带着遗憾:为什么我的学校不是巴学园,我的老师们不像小林校长,如果有的话,我和我的同学该多幸福啊!真希望我长大后能办一个这样的学校,我要当一个真正了解孩子,以孩子们的方式来爱他们的老师。

学生的读书笔记14

我一口气读完了《淘气包马小跳之名叫牛皮的插班生》这本书,我最喜欢里面“取一个名字叫牛皮”这个故事。

这本书的作者秦老师并不喜欢“牛皮”这个名字。如果牛皮是中国孩子,肯定会听老师的,即使不听,老师就会找家长,家长也会让孩子听老师的。但是美国孩子的自我意识很强,他觉得名字是自己的,他完全可以自己做主,别人不可以干涉,即使是他的老师或父母也不行。

牛皮很固执。这个“固执”不是说他听不进别人的劝,而是说他想好什么就会一直坚持这个想法。有时候,“固执”不一定是反义词。

牛皮在许多方面都能跟马小跳他们打成一片,包括吃麻辣火锅,可就是看女生的眼光不一样:安琪儿在马小跳他们眼里是个又丑又笨的女生,可在牛皮眼里,却是个又漂亮又有趣的女生。因为马小跳看女生的眼光还停留在以貌取人的层面上,安琪儿在他眼中,不如路曼曼聪明,也不如夏林果漂亮。但是安琪儿在牛皮的眼中,却是一个“盖了帽儿”的女生。因为安琪儿的天真善良,因为安琪儿的自然不做作,安琪儿才成了牛皮心目中最好的女生。

学生的读书笔记15

在这段时间,我读了一套书:《淘气包马小跳系列》。这套书的作者是我国著名作家杨红樱。在《淘气包马小跳系列》20多本书中,我最喜欢的是《名叫牛皮的插班生》。

本是一个寄读在中国学校的美国孩子,因为喜欢马小跳,他转到了马小跳就读的学校,成了马小跳班的插班生。因为本是马小跳的好朋友,本理所当然成了企鹅唐飞、河马张达和猿猴毛超的好朋友。他还给自己取了一个中国名字:牛皮。牛皮在许多方便都能跟马小跳他们打成一片,包括吃麻辣火锅,可就是看女孩的眼光不一样:安琪儿在马小跳他们心中,是个又笨又丑的女孩;而安琪儿在牛皮,却是个又没丽又有趣的女孩。再一次雪崩的遭遇当中,牛皮与马小跳他们的友情,经历了生死考验,成为了超级好朋友。

读了这本书后,我被马小跳他们几个团结友好的精神打动了,他们在一起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却利用这一点时间,经历了生死考验。

在我们的身边,团结的人很多。记得有一次,我做一个实验,做了4次都失败了,但我毫不气馁,把哥哥叫了过来,一起实验,我们两个团结一心,在第五次实验后,实验成功了!

这本书告诉我们:阅读是一件很快乐的事,俗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阅读《淘气包马小跳系列》的每一本书,阅读任何一本有用的书,你都会有很大的收获。我们上学,就要养成“爱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好习惯。阅读会给人带来快乐,同学们,爱上读书吧,它(书)会带着你走向知识的海洋,成为一名有学问的人!

《学生的读书笔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